新生,你的,自己的,有的,良好
提問: 大學怎么獨立生活~~ 問題補充: 医师解答:

如何適應新的校園環境?

第一次離家遠行的入學旅程,是大學生獨立處理事情的開始。入校后能否迅速地了解和熟悉校園環境,將決定大學新生能否在這個環境中自如的生活、學習。

從高中升入大學的新生,絕大多數年齡在十七八歲左右,很少有單獨外出旅行的經驗,所以入學旅程中一般由父母或親戚陪同。隨著近年來大學新生中獨生子女的比例的增大,由家長專程護新生送上大學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有的學生甚至有數位親友陪同:在北京一所最著名的師范類院校中,曾經有過一名入學新生由6名家長"護送上學"的記錄。

相比之下,那些家庭經濟條件不好,出不起太多的路費或是希望鍛煉獨立處事能力的學生,反而上了人生有益的一課。很多大學生在談到入學旅程時認為,第一次獨自離家遠行,的確對自己沒有多大的信心,但是經過這第一次獨立處理事情的鍛煉,如買車票、轉車簽票、托運行李等等,就覺得自己有點兒像個大人了。而這種感覺正是他們走向成熟的良好起點。

如果說入學旅程是大學生獨立處理事情的開始,那么入校后能否迅速地了解和熟悉校園環境,則決定了大學新生能否在這個環境中自如的生活、學習。

首先要盡快熟悉校園的"地形"。有的新生入校后一安排好行李,馬上就到校園的各處熟悉情況,例如,了解教室、圖書館、商店、電話亭在什么地方,食堂什么時候開飯,如何購買澡票,甚至學校有幾個門等等,都在短時間內了解清楚。這樣,在辦理各種手續、解決各種問題的時候就會比別人更順利、更節省時間。

與此相反的是,某些大學新生顯得非常拘謹,生怕走遠一點兒就會迷路,又不好意思開口向別人尋求幫助,最后不得不盡量少走動、少說話,實在迫不得已就跟在別人的后面。

其次,要多向高年級的同學請教。直接向高年級的同學請教是熟悉校園環境的一個最快捷的方法,一般來說,多數高年級的同學都比較愿意把他們的經驗傳授給新生,以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校園生活,盡量少走彎路。另外,向自己的同鄉請教也是不錯的選擇。

最后,在班級中擔任一定的工作,也能幫助你盡快適應校園生活。對環境適應快的大學新生,很快就能成為班級中的核心人物,并擔任一定的班級工作。這樣與老師、同學接觸得越多,掌握的信息越多,鍛煉的機會也越多,能力提高很快,自信心也就逐漸建立起來了。



如何適應校園中的人際環境?

大學里面的師生關系將變得非常離散,學生要學會做自己的老師。此外,能否與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也是一個關鍵。

在中學階段,學習內容、學習時間甚至學習計劃等都是由老師安排的,學習效果也主要由老師來進行檢查。而在大學里面,班主任或輔導員最多一周與學生見一次面,師生關系將變得非常離散。一旦到了大學的高年級,一個月也難得見到老師一面。在學習和生活上,大學老師只把握大的方向,具體的工作大多由學生自己或班干部組織完成,學生需要學習做自己的老師了。

為了能夠較好適應這種師生新的關系,大學新生要學會自己來確定學習目標,自己制定學習計劃,自己安排學習時間,自己選課,自己檢查學習效果,并且主動找教師征詢意見,請教師幫助解決困難,定期向教師匯報學習狀況,提出自己的計劃并與教師共同探討。

在大學新生的人際關系中,問題最多的還是同學之間的關系。由于班級和宿舍里的同學分別來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他們在思想觀念、價值標準、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等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往往容易發生沖突。

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每個大學新生都必須面對它,接受它。

首先要學會承認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習慣和價值體系,如果你與別人生活在一起,你就得連同他(她)的生活方式一起接受。如果別人的生活方式有礙于你的生活(如夜里看電視影響你的休息,未經允許隨便動你的東西等),你就需要委婉地提出意見,并適當地進行自我調整(如調整作息時間、調整宿舍等)。

要想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還要做到對人寬,對己嚴,切忌以我為中心。在平時的生活中,做到三主動:即主動與同學打招呼,主動和同學講話,主動幫助別人。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不要過于計較別人能不能、會不會報答你。

此外,要主動去做一些公共的工作,以增加同學們對你的好感,同學間的關系也就會融洽了。



如何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上大學后,生活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沒有了父母、長輩每日的悉心照料,許多事情需要獨自處理,真正的獨立生活開始了。

從離不開父母的家庭生活到事事完全自理的大學生活,一切都要從頭學起。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真正的生活獨立性的訓練。

高中生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學習上,生活上的事情絕大多數由父母包辦打理,從做飯、洗衣服到理發,有的家長甚至每天給孩子收拾床被、打洗臉水等,等到上大學后,生活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孩子沒有了父母、長輩的悉心照料,許多事情要開始學會獨自處理了,可以說,真正的獨立生活開始了。

剛入大學的新生,首先應學會日常生活的打理。

要學會準時起床、運動,學會自己料理床鋪,收拾房間,學會自己洗衣服,縫補衣服,學會自己照料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和同學進行交流就更好了,因為同學間的互相影響和互相學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獨立生活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是對錢財的管理。

大學新生一般都沒有太多"理財"的經驗。由于家長一般每月或每幾個月給一次生活費,大學生就要自己獨立計劃如何進行消費。計劃不當甚至沒有計劃的學生常常在最初的時間里大手大腳,把后面的伙食費提前花掉。趕時髦、講排場的社會風氣對大學新生也有相當的影響,往往娛樂一次的開支就花掉生活費的一大半,加上平時的伙食費,每個月的生活費就所剩無幾了。

因此,大學新生要學會一種"理財"的觀念,要注意考慮:在生活中,哪些開支是必須的,哪些開支是完全不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錢要花在刀刃上,要避免完全不必要的消費,可花可不花的盡量少花。此外,還要根據父母的經濟能力和自己"勤工儉學"的能力來進行日常消費。

有了這些基本情況的分析,再確定自己每個月的"消費計劃",使之切實可行。并且要盡量按照計劃執行,多余的錢可以存入銀行,以備急需時使用。

入學幾個月或半年之后,大學新生對自理的生活就會逐漸適應了。



如何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代表著個人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能促進個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對人的未來發展有間接的作用。

大學生精力旺盛,又處于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良好的生活習慣是確保順利、成功度過大學階段的一個重要基礎。為了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從一進大學起,就該切實重視這個問題,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并防止不良生活習慣的形成。

首先,要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形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因為有規律的生活能使大腦和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交替進行,天長日久,能在大腦皮層上形成動力定型,這對促進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大學新生應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有的同學習慣在晚上臥談,天馬行空地一談就是兩三個小時,結果第二天上課的時候非常疲憊,根本無心聽課。長期如此,不僅影響平時的課業學習,還容易引起失眠,甚至引發神經衰弱癥。研究表明,大學生的睡眠時間一般每天不得少于7個小時。如果條件許可,午飯后可以小睡一會兒,但最好不要超過40分鐘。

第二,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和文娛活動。"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學習之余參加一些文體活動,不但可以緩解刻板緊張的生活,還可以放松心情、增加生活樂趣,反而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聽音樂、跑步、做廣播體操、踢足球等等都有助于增強體質,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這是一種積極的休息。實踐證明:7+1>8。在這里,7+1表示7個小時的學習加上1個小時的體育文娛活動,8表示8個小時的連續學習。也就是說,參加體育活動的7個小時學習比不參加體育活動的8個小時學習效果要好。

第三,要保證合理的營養供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大學生"飲食不良"現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飲食不規律,很多人早晨起床較晚,來不及吃早飯便去上課,有的索性取消了早飯,有的則在課間餓的時候隨便吃些零食。二是暴飲暴食。學生們主要在食堂就餐,但食堂的就餐時間比較固定,常有學生由于學習或其它原因錯過了開飯時間,于是就吃點餅干、方便面來對付,等下一頓吃飯時再吃雙份。

營養學家們的研究證明:早餐吃飽、吃好,對維持血糖水平是很必要的;用餐時不能挑食偏食,要加強全面營養,還要多吃水果和蔬菜。



如何安排你的課余時間?

豐富多彩的大學課余生活令人眼花繚亂,怎樣才能安排好自己的課余時間呢?

大學校園的課余生活豐富多彩。除了日常的教學活動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講座、討論會、學術報告、文娛活動、社團活動、公關活動等等。這些活動對于大學新生來說,的確是令人眼花繚亂,對于如何安排課余時間,大學新生常常心中沒譜。如果完全按照興趣,隨意性太大,很難有效地利用高校的有利環境和資源。

要合理地安排課余時間,首先對自己在近期內的活動有一個理智的分析。看看自己近期內要達到哪些目標,長遠目標是什么,自己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各種活動對自己發展的意義又有多大等等。然后做出最好的時間安排,并且在執行計劃中不斷地修正和發展。

另外,最好能專門制訂一份休閑計劃,對一些較重大的節假日和休閑項目做出妥當的安排,這樣能使你的休閑和學習有條不紊地交叉進行,使身心得到有效地放松和調適。而且,你一旦制訂出了既愉快又切實可行的休閑計劃,那么在這一時間尚未到來之前,你的心情會是愉快而充實的,能精神振奮地投入學習和工作之中。

要留出足夠的時間來進行體育鍛煉,最好能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客觀條件制訂出一個體育鍛煉計劃,務必擁有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要知道,身體是從事一切活動的"本錢",也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

大學新生要善于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一些有益的文娛活動,如唱歌、跳舞、下棋等等;盡量培養自己有多種興趣愛好,如集郵、剪貼、垂釣等,這樣可以增添你的活動和情趣,使你的生活充實豐富、生機勃勃。若能夠擁有一項或多項自己有興趣而又擅長的愛好,那是再好不過的了。有些同學能寫得一手好書法,或制得出精妙的手工藝品,或打得一手好乒乓球,這無疑會給他們的人生增添無窮的樂趣,也有利于建立自信心,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此外,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閱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書籍報刊。以讀書為樂事,既可以排遣煩憂,愉悅性情,又可以獲取知識,增長智慧,對大學新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非常有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wj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